是否打开信息无障碍浏览

确定 取消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公共监管 > 安全生产

乾政办发〔2023〕5号关于印发《乾县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时间: 2023-04-28 08:35:00
来源: 政府办
作者:
责任编辑:
【字体: 打印
索引号 00001434911610424305359858H/2023-00607 主题分类 其他
文号 乾政办发〔2023〕5号 发布机构 乾县
发文日期 2023-04-24 有效性
主题词

解读:《乾县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乾政办20235

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乾县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城关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派出机构、直属事业机构:

《乾县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424

乾县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做好2023年度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结合我县地质灾害现状和2023年汛期气候预测,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现状

(一)地质环境及2022年度防治概况

乾县地处关中盆地中段,属渭北黄土台塬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按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二级黄土台塬区,南部为一级黄土台塬区随着乾县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工程活动日益剧烈。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不合理的边坡开挖、修路建房、垦荒耕种、矿渣乱堆乱放等,打破了斜坡原始平衡状态,造成环境恶化、气候异常、暴雨频发、崩滑流灾害频发,人类工程活动已成为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2未发生一起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险情灾情。开展巡排查45次,出动人员180人次开展宣传培训9次,宣传培训人数14171人,发放宣传培训材料18515份;开展避险演练4场,参演人数105人;因地质灾害提前撤离群众1151人,拉警戒线230米。

(二)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情况

2023年群测群防系统最新显示,我现有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4,威胁30户,140人,房屋 156间,威胁财产1270万元;另有13处移交地质灾害隐患点由责任主体单位负责防治工作。

二、2023年汛期(6-9月)气候预测

(1)总趋势预测

预计2023年6-9月乾县降水量为370~480mm,较历年偏多1~2成。

(2)各月降水趋势预测

初夏6月:预计全县降水北部略偏多,南部略偏少。预计北部为55~70mm(历年均值为70.2mm),南部为40~60mm(历年均值为60.9mm)。

盛夏7月:预计全县降水偏多。北部为105~120mm(历年均值为97.6mm),南部为80~120毫米(历年均值为82.6mm)。

夏末8月:预计全县降水偏多。北部为110~130mm(历年均值为107.2mm),南部为90~120mm(历年均值为91.1mm)。

初秋9月:预计北部降水偏多,南部接近常年。北部为95~130mm(历年均值为94.3mm),南部为80~105mm(历年均值为93.9mm)。

3)气象灾害展望及建议

预计2023年汛期我县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降水较常年偏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多发态势。汛期阶段性、局地性气象灾害突出,暴雨,冰雹、雷电、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多发。应重点关注北部山区强降水天气诱发的中小河流洪水、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段和防范期

(一)重点防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面积264.83平方公里,占全面积的21.35%。该区地质环境条件差,地质灾害发育。主要包括:泔河流域崩塌滑坡沿线重点防治区。漠谷河流域崩塌滑坡沿线重点防治区;漆水河高陡边坡崩塌滑坡沿线重点防治区。

泔河两岸地质灾害防治区主要包括泔河沟道、两岸斜坡和岸边沟壑影响区。行政区划由北向南分属峰阳镇、阳峪镇、注泔镇、城关街办和阳洪镇管辖。面积90.87km2,占全县总面积的9.29%。

漠谷河两岸地质灾害防治区主要包括漠谷河及其支沟两岸。行政区划分属关头社区、梁山镇、城关街办、漠西社区、新阳镇、周城镇、梁村镇、王村镇管辖。面积137.63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3.73%。

漆水河两岸地质灾害防治区主要包括漆水河及其支沟两岸。行政区划分属临平镇管辖。面积36.34km2,占全县总面积的3.62%。

(二)重点防范的城镇。城关街道办、临平镇、阳洪镇、阳峪镇、峰阳镇、注泔镇。以上镇(办)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人口集中,在降水、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影响下,发生滑坡、崩塌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重点防范的交通干线。乾县—峰阳公路杨家河段属高陡斜坡地段。防范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

)重点防范的矿山及开采区。峰阳五峰山石灰岩矿区崩塌、滑坡多发带。

(五)地质灾害发生的时段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水密切相关,预计2023年地质灾害相对集中发生的时间段为6至9月份,在降水作用下极易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各镇(办)及有关部门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及时进入重点防范工作状态,认真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制度,确保安全度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四、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主要目标

)进一步夯实基础性工作

1.发布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各镇办结合实际情况,抓紧编制发布本辖区防治方案。二是按照省自然资源厅要求时间节点细致安排,有序完成乾县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竣工终验。同时,在汛中召开会商会、研判会,及时分析形势、会商措施,确保县、各级力量在重点时期、关键节点上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三是11月底完成乾县区域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2.严格执行危险性评估制度。镇人民政府及相关单位要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防治“三同时”制度,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展任何工程建设活动,从源头上严防人为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的现象。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及地裂缝穿过区域进行的工程建设项目,自然资源部门应按照《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要求,加强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监督管理,严防工程建设引发、加剧地质灾害。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以及重要工程项目建设规划时,必须认真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并对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

3.完善更新群测群防体系。自然资源部门应进一步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层层签订地质灾害防灾目标责任书,制定完成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抢撤预案”,建立一点一档,严格落实“两卡一预案”(防灾、避险明白卡以及“防、抢、撤”预案)制度,确保镇办把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到户,逐点落实监测人员和监测责任人,及时发放监测人员补助经费,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易发区段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撤离路线、落实避险场所,禁止受威胁对象进入危险区。

4.做好宣传培训演练。镇办以及交通、水利、教育、医院、住建等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和避险演练,利用4.22世界地日、5.12防灾减灾日、6.25全国土地日等对《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陕西省工程建设活动引发地质灾害防治办法》等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进行宣传。通过构建常态化减灾防灾宣传机制,在全广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活动,使地质灾害防范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广大干部群众防范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二)全力做好汛期地灾防治工作

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是全年工作的重点,自然资源部门要紧紧围绕闭环管理“四步走”,抓细抓实各项工作。

1.多维度发现隐患。一充分利用当地群众对周边地形熟知的优势,及时向自然资源部门上报灾险情信息;充分利用隐患点或风险区的“三查”工作,查找新的地质灾害隐患。要整理汛前排查成果,形成台账及书面报告,对新发现的隐患点及时上报并入库。汛后深入开展群测群防地质灾害隐患点动态更新核查工作,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动态,做好隐患点的动态更新和销号工作,及时调整防治工作重点充分利用正在开展的不同尺度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发挥专业技术单位特长,发现隐患充分发挥住建、水利、交通、教育、文化和旅游等部门主体责任,对各自管辖范围内涉及人员安全的项目或设施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发现隐患要及时移交给相关责任单位,并指导其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2.全方位监测隐患进一步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做到“一固定三到位”。要人员固定,及时更新信息;要培训到位,熟知“两卡”内容,熟知速报制度;要奖补到位,及时发放群测群防补助;要物资到位,对库存物资进行清点、维护,配齐必要设备。

3.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自然资源局和气象局要在汛期继续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及时提供有效的预报预警信息。应安排专人查看信息平台的专业监测设备预警信息,按照《陕西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管理技术要求》做好预警信息处置,对有效预警和成功预报要及时上报。

4.快速反应果断撤离。要提前做好应急人员、设备、物资等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地质灾害值班与信息报送工作,各镇办及相关单位要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发生灾情、险情后信息报送及时、传送渠道通畅。一旦发生灾险情,在报告县政府的同时,报告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和应急管理部门互联互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做好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防灾避险人员安全转移规定》,明确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清单及其防灾避险转移人员清单,配合地方政府组织撤离。平战结合队伍要做好应急技术支撑工作,安排技术人员做好随时出动的准备,确保技术人员和车辆派驻到位。

五、2023地质灾害防治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办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形势的严峻性,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防治措施。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科学部署,有效应对,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二)保障防治经费。县人民政府要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年度防治工作经费不低于50万元,主要用于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的补助、宣传培训、演练、气象预警、平战结合技术支撑、隐患点排危除险和应急处置、巡排查等工作,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三)明确职责分工。全县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重大工程、交通沿线、旅游景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时对地质灾害隐患做出预测、预警、预报;切实做好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的工程建设、城镇规划、水电站等工程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从源头上把好地质灾害防御第一关;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查检查,加强对在建工程的监督管理,对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工程,督促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采取预防治理措施;自然资源部门要加强与应急管理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通报地质灾害监测信息,实现资料共享。

(四)坚持部门联动。自然资源部门要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工作,加强与发改、民政、住建、交通、水利、气象、应急管理等部门的协作,加强会商,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水平;应急管理部门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气象部门要及时提供降雨信息,做好预警预报工作。其他部门要按照《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要求,负责做好本部门承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自然资源局汛期值班电话:029-35535010

应急管理局汛期值班电话:029-35535753

附件:1.乾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防治责任一览表.pdf

2.责任主体单位防治工作一览表.pdf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