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打开信息无障碍浏览

确定 取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乾州豆腐汤的“非遗”新生

时间: 2025-06-05 08:46:25
来源: 咸阳日报
作者: 记者 陈静
责任编辑: 刘保刚
【字体: 打印

冯朋博在制作乾州豆腐汤。本报记者 陈静 摄

(来源:咸阳日报 记者 陈静)

6月1日,乾县高庙巷的清晨,冯十五豆腐汤店门前蒸汽升腾。店主冯朋博站在直径近1米的大汤锅前,手持长勺匀速搅动,浓郁的骨汤香气在巷弄间弥漫,吸引着陆续前来的食客。

“这碗汤的历史,能追溯到唐代。”冯朋博展示着锅中翻滚的汤羹。据地方志记载,乾州豆腐汤起源于唐德宗时期,千余年来始终作为乾县丧葬宴席上的特定食品,既是祭奠仪式的重要组成,也是款待宾客的主食。

乾州豆腐汤以猪骨熬制的高汤为基底,汤羹呈现醇厚的浅褐色。加入切条的白豆腐与油炸豆腐,配以黄花菜、木耳、腐竹、花生、芝麻、杏仁等十余种食材。勾芡后的汤体稠而不滞,出锅时撒上现炸的麻叶和花生碎。“豆腐滑嫩,腐竹筋道,麻叶香脆,各种口感在嘴里碰撞。”正在用餐的老顾客赵先生说。

2017年,冯朋博怀揣着对家乡美食的热爱,开始跟随乡厨学习乾州豆腐汤的制作技艺,他不仅学习了豆腐汤的基本制作方法,还深入了解了豆腐汤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他深知,乾州豆腐汤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

2023年初,冯朋博完成“冯十五”品牌在国家商标局的注册,在高庙巷开设首家专门经营豆腐汤的门店。“这么好的传统味道不该局限在白事场合。”冯朋博坦言创业初衷,“扎实的用料、独特的风味,我想让人们随时都能吃到乾州豆腐汤。”

2024年底,承载着千年情感与技艺的“乾州豆腐汤制作技艺”,被正式列入乾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当非遗名录的金色牌匾映照着店堂内缭绕的汤品热气,那碗从唐代祭奠筵席上走来的豆腐汤,终于沸腾于市井烟火之中。“从祭奠的餐桌到百姓的日常饮食,这条路我们走了7年。”冯朋博看着墙上悬挂的非遗牌匾说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